【smile·微课堂】多颗牙修复美学目标的建立

美学修复

斯迈尔齿科     2019-04-03   |   浏览:

第 6 期|郭静医生谈多颗牙修复

 

各位朋友大家好,上一期的Smile·微课堂中,郭静医生给大家讲解了口腔修复中的美学设计思维,今天,我们请郭医生结合她患者的案例,给大家说说在多颗牙的修复中,医生是如何运用美学思维设计诊疗方案的。

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,需要扎实的哲学功底与艺术涵养。美学修复,乃至美学牙科,作为传统牙科医疗的一个深入发展方向,其本质是一项感受美、认识美、创造美的工作。

 多颗牙修复美学目标的建立 

 

美学修复的过程是创造美的过程。这个过程不是医生单方面的工作,不能只按照医生自己的想法进行,要充分考虑患者对美的认识和患者的各种想法、要求。在和患者统一了美学思想,也就是在“什么是美”这个问题上有了共识之后,就要通过与患者的进一步交流,确定“能达到什么样的美”的问题,也就是建立具体的美学目标。

 

总体来讲,口腔美学修复的目标是“更美、更自然”。美学目标的建立需要医生、患者、技师三方面美学信息的良好交流,对于多个前牙需要进行修复的患者,特别是需要把微笑时可以露出的牙齿,都进行修复的患者来说,他们所承受的治疗痛苦很大,付出的时间、财力也很大,通过美学修复使自己“更美”是她(他)们的最大目标。

 

因此,医生一定要利用上次Smile·微课堂中所说的美学设计思想进行细致的美学分析、设计,力争为患者创造出最好的美学效果。 

运用辅助方式,弥补交流误差 

通常在修复前医患美学交流仅仅通过语言进行,用语言来描述预期的修复体的排列、形态、颜色等特点。但是由于“美”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,这种语言描述非常不准确,容易产生误解。

 

比如说“将来我想把你的大门牙做的比现在长一点”、“你的这颗牙有点太突了,修复后

我想把它收回去一些”、“现在这个牙在里边,等做出来后会比现在窄一些”......很多牙医经常对患者交待的话,患者也许根本听不懂,或者有些话患者认为自己听懂了,但理解并不正确。

 

也就是说,关于“能达到什么样的美”这个重要问题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,医患双方的这种语言交流存在很大盲目性,这些情况就造成了医患之间美学信息交流的障碍。

 

其实,即使是在医生、技师这样的专业人士之间,如果仅仅采用语言和常规比色图的描述进行美学信息交流,也很容易造成美学信息交流不足或交流误差,从而影响美学目标的建立和最终的美学修复效果。

 

因此,一定要通过其他方式辅助医患、医技之间的美学信息交流,使这种交流更完善、更全面,帮助三者共同建立形象的、具体的美学修复目标,这也是使整个美学修复获得成功的重要手段。

 

数码影像是辅助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。针对全部前牙美学修复的病例,依靠数码影像可以获得全面的口腔美学信息,再通过分析、测量,结合患者的要求,可以判断出在患者自身条件下能够达到的最好的修复效果,以及必须在术前进行的牙体治疗、牙周治疗、牙周手术等准备程序。

 

参照由数码影像构成的美学信息库中的大量资料,医生可以选择修复后有可能形成的牙齿形态、牙齿排列效果,按照这些初步设计,由技师在诊断模型上将其形象化,形成诊断蜡型。患者结合医生展示的数码影像和技师制作的诊断蜡型,就可以形象、具体的了解可能达到的修复效果,通过进一步的交流、调整,最终可以达成一致的、可行的美学修复目标。

 

 

对于多个牙美学修复病例来讲,一套富有成效的、成功的术前美学信息交流程序应包括初步检查、镜前交流、拍摄影像、影像分析、模型分析、美学设计、模型介绍、制作诊断蜡型等步骤。当然,根据具体病例的难度大小、病人的美学要求不同,有些程序可以酌情省略、缩减。

▲案例分析:前牙美学修复案例,多颗牙齿的颜色、形态、牙间隙的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,笑起来给人精致端庄的观感,好感度提升。有相同困扰的朋友可以参考看看。

 

这一期Smile·微课堂中,郭静医生分享的“前牙多颗牙修复案例”让人印象深刻,治疗前后的对比照片中,患者前牙的形态、颜色较之前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,有相同困扰的小伙伴可以进行参考。

 

 

下一期微课堂:郭静医生要结合案例给大家讲解“个别牙修复美学目标的建立”,和多颗牙的要求不同哦,欢迎大家围观!
 

-END-